局部放電傳感器是用于捕捉電力設備內部或表面局部放電信號的關鍵部件,在電力設備絕緣監測與故障預警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基于不同原理工作,以捕捉放電產生的多種信號。特高頻(UHF)傳感器通過感知放電產生的300MHz至3GHz電磁波信號,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定位精度高的優勢,適用于變壓器、GIS等封閉設備的非接觸式檢測;超聲波傳感器則對20kHz至100kHz的機械振動敏感,常用于開關柜、電纜終端的外部監測,其原理是利用放電產生的機械波轉換為電信號進行分析;高頻電流互感器(HFCT)通過檢測接地線中的脈沖電流,實現放電量的定量分析,適用于電力設備接地線、中性點接線以及電纜本體中的高頻放電脈沖電流信號監測。
1、高靈敏度與微弱信號捕捉
微弱信號檢測:局部放電傳感器能夠敏感地捕捉電氣設備內部或表面因絕緣缺陷產生的微弱放電信號(如納秒級脈沖電流、高頻電磁波等),并將其轉化為可分析的電信號。例如,特高頻(UHF)傳感器可檢測高達數百MHz至數GHz的電磁波信號,適用于密閉設備(如GIS、變壓器)的內部放電監測。
多功能融合:部分傳感器(如六合一智能傳感器)集成超聲波、地電波、特高頻、噪聲、溫度、濕度等多種監測功能,通過多維度數據對比提升診斷準確性。
2、抗干擾能力強
頻段選擇性:特高頻傳感器(UHF)通過檢測300MHz~1.5GHz的超高頻電磁波,避開常規低頻噪聲干擾(如電暈放電、載波通信干擾),顯著提高復雜電磁環境下的信噪比。
非接觸式檢測:超聲波傳感器(如接觸式AE或非接觸式AA)通過接收放電產生的超聲波信號(20kHz~200kHz),無需直接接觸高壓設備,減少電磁干擾風險。
暫態地電壓(TEV)傳感器:通過檢測高壓設備表面暫態地電壓信號,對空間電磁干擾不敏感,適用于開關柜等復雜場景。
3、寬頻帶響應與多類型適配
覆蓋多種放電類型:不同傳感器可針對不同放電特征進行優化,例如:
高頻電流互感器(HFCT):檢測接地線或中性點的高頻脈沖電流,適用于電纜、變壓器等設備。
射頻(RF)傳感器:通過天線陣列接收放電輻射的電磁波,適用于GIS、電纜等設備的局放定位。
光學傳感器:檢測放電產生的光信號(如紫外或可見光),提供高時間分辨率數據,適用于開關設備、避雷器等。
適應不同設備:根據電力設備類型(如變壓器、電纜、開關柜)和絕緣材料特性,選擇合適傳感器類型(如UHF、超聲波、TEV等),確保監測有效性。
4、智能化與實時監測
數據采集與傳輸:現代傳感器集成RS-485、LoRa或無線通信模塊,支持實時上傳放電幅值、頻次、溫濕度等數據至監控終端或云端平臺,實現遠程監控。
智能診斷與預警: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對放電信號進行模式識別(如區分電暈、沿面放電等),預測絕緣劣化趨勢,并在異常時觸發報警。
多傳感器協同:組合傳感器(如超聲波+UHF)通過數據融合提升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構建“感知-分析-報警”閉環系統。
5、環境適應性與安裝便捷性
抗惡劣環境:傳感器設計考慮高溫、高濕、強電磁場等工況,例如油浸式變壓器用的UHF傳感器需耐受高壓和SF6氣體環境。
非侵入式安裝:高頻電流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支持帶電安裝,無需設備停電,降低運維成本。
小型化與集成化:智能傳感器(如PD100)采用緊湊設計,可部署在狹小空間(如開關柜),并通過六合一功能減少設備數量。
6、技術融合與創新
智能頻譜分析:通過分析放電信號的頻譜特征(如UHF信號的頻域分布),區分正常與異常放電,提升抗干擾能力。
邊緣計算與物聯網:傳感器內置AI算法,實現本地實時處理;結合物聯網技術,構建分布式監測網絡,支持大規模設備群的集中管理。